河南叶婷当众下跪,自扇耳光,资深检察人员:她或将被立案侦查
文 | 那年美美
本文纯属原创,感谢评论与转发!
『【美美谈情感】,每天趣谈人物,社会,热点等情感新鲜事。在这里,有故事、有观点,有逻辑、有深度,期待您的关注!』
今天,某音上疯传一段视频。
视频画面里,一位穿白色毛衣的年轻女孩,披头散发、表情痛苦地当众下跪。
她一边哭喊,一边哀嚎,好像在解释着什么,并且还不时自扇耳光。
接着,她又举起双手,上半身扑向地面,肩膀起伏不断,貌似在哭泣。
不难看出,女孩非常绝望,却又无可奈何,不知所措。
她叫叶婷,“河南开封举报父亲被打死”事件的当事人,今年19岁。
女孩的父亲,在2021年6月28日那天,跟别人吃了顿饭后,被活活殴打致死。
只剩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,四处讨公道。
最主要的是,直至现在一年半过去,案件仍然没有任何进展。
身为老百姓,求助无门,可怜的女孩,为了让凶手早日绳之以法,只能寄希望于网络。
于是,便有了她“手持身份证实名举报”的视频。
视频里,她声泪俱下,痛哭流涕,诉说父亲被打经过。
很快,视频刷爆全网,引来了民愤和热议。
然而,就在众人对女孩同情之余,公安部门很快出来证实,说女孩所述内容存在不实言辞,系造谣行为。
可这份通报,并没有说女孩具体造了什么谣,为什么造谣。
这让原本愤怒的网友们,一头雾水。
据了解,叶婷之所以被指造谣,就在于她说了“凶手仍然在逃”。
可事实上,已经有两名凶手被羁押在看守所。
并且,检察机关也提起了公诉,只是目前尚且没有下文。
既然如此,那证明凶手已经归案。
可为什么叶婷却说凶手在逃呢?
因为叶婷觉得,还有一名嫌犯没有落网。
这里的争议点,就在于这名嫌犯到底与本案有没有关系。
如果有关系,那他就是漏犯,当然就是“在逃”了。
如果没有关系,那就不存在“在逃”一说。
那问题来了:
说真的,到目前为止,没有人能说清楚。
最初,叶婷的举报视频一出来,大家清一色地站在她这边,表示对她的同情,以及对打人者的讨伐。
后来,公安发出通报,舆情开始反转。
一部分人开始收起眼泪,从对叶婷的同情里抽身,转站到中立者的立场。
最后,反转愈演愈烈,叶婷的举报视频,开始大量被删除。
黑暗中,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,在一手遮天。
而叶婷母女,也被质疑是在卖惨,博同情,博眼球,颠倒是非黑白。
无助的叶婷,一夜之间,从最初被同情的角色,一下沦为被谴责的“造谣者”。
网络上,对她们母女可谓是围追堵截。
这个可怜的女孩,无计可施,走投无路之下,被舆情反逼得出现了开头“当众跪地、自扇耳光”的一幕。
有人说,她为了让父亲的案子早日有个判决,让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,自导自演了这样一出“拍视频实名举报”的戏码。
为的是试图利用舆情,给相关部门施加压力。
算是严重“扰乱了司法秩序”,违反了社会治安。
对此,一位在司法系统从业20多年的资深检察人员表示:
说真的,这样的话,从一位资深检察人员嘴里说出,我还真是替叶婷捏了把汗。
在我看来,她不过是想快点揪出真凶,让所有参与殴打她父亲的人绳之以法,让法律给父亲、自己及母亲一个交代。
仅此而已!
但凡有其他办法,她也不会被逼走上这条维权路。
试想,一个19岁的女孩子,刚刚成年,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炼,没有见识过社会的残酷,手无缚鸡之力、宛如一张白纸,她能有什么法子,对抗那些打人致死的暴徒呢?
她有什么力量,推动案子的进展呢?
她又有什么能耐,改变事件的结果呢?
她能抓住的唯一救命稻草,就只有网络。
与其说,这是受害者家属打出的一张“王牌”,还不如说,是底层人在发出痛苦的哀嚎。
这里面,没有蓄谋,没有算计,甚至可以说没有功利。
在这个事件里,我们固然痛恨造谣,但我们更痛恨恶意。
在不能和受害者做到真正感同身受的前提下,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,那种恶意的揣测,恶意的诋毁。
《乌合之众》里说:
那些没有自己的主见、容易被偏节奏的恶意者们,你们可以谴责女孩因替父申冤心切而说出的“情绪化言辞”,但也请理解一个受害者家属的苦衷。
不知全貌,请嘴下留情。
请不要在那颗受伤的心上,再撒一把盐。
那么,叶婷到底会不会被立案侦查呢?
我只想说,自古以来,法不容情,法不容理。
我尊重有关部门发出来的通报,但也尊重一个正在承受丧父之痛的女儿的无助。
如果可以仁慈,为什么一定要赶尽杀绝呢?
生而为人,我们需要正义,更需要善良!